<手套欣賞>Rawlings Flasher Neo+Dear Hand (談Inside convex system機能)

IMG_5473 11.75'' 6000.JPG - 網誌用的圖片

  Rawlings Flasher Neo,Rawlings還在ASICS代理時期的硬式第三等級產品,我猜台灣玩手套的人應該很少聽過這個系列,就算是有聽過,真正買下來使用的應該也不多,這咖在台灣稱得上默默無聞的日製硬式手套,球擋、配色、刀模都是中規中矩,為什麼我會把它放入<手套欣賞>裡面呢?

IMG_5474.JPG - 網誌用的圖片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有特殊Inside convex system機能,日本手套常會在第二、第三等級硬式手套加入一些特殊元素(不然大家都衝去買第一等級,非第一等級的手套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XD),Inside convex system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機能說實用性我覺得是還好,但從這此設計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手套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甚至玩物喪志的境界,所以我想把它寫出來分享一下

IMG_5476.JPG - 網誌用的圖片
 photo DSCF1167_zps4efc5620.jpg
 
  Inside convex system從受球面可能看不出來,但只要瞄一下內裡,就可以清楚發現掌跟處有三角形的隆起,所以簡單來講Inside convex system就是把這裏塞入一塊類似泡棉的物體,而Rawlings研發出的這個設計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就是讓手掌和手套內裡更為伏貼,我們不管哪一隻手掌,手心處都會有個小小凹槽,此設計剛好可以配合我們手掌的弧度,讓內裡和手掌更為密合,下圖是我自Rawlings目錄拍攝下來的,在有Inside convex system及沒有Inside convex system的手套內裡塗上顏料,經過穿戴後,在有Inside convex system的情況下,手掌染上的顏料是比較多的,亦即,內裡和手掌接觸的面積較大、較密合

IMG_5478.JPG - 網誌用的圖片
 photo DSCF1169_zpse9bfe40f.jpg       
  Inside convex system的第二個目的,便是讓手套在接logu的角度更垂直於地面,下面兩張圖同樣是我自Rawlings目錄拍攝的,經過實驗,有Inside convex system的手套比沒有Inside convex system的手套在接滾地球時能增加接球的角度約5度,這樣一來,接滾地球較順暢,不易因手套和地面的角度過小造成指尖和球衝撞
 photo DSCF1170_zps89bf1da7.jpg

IMG_5475.JPG - 網誌用的圖片
  
  至於這麼一塊小小的東西就能改變接球角度?其實我們隨便拿手邊一咖手套來試試看就可知道,先正常穿戴,受球面朝上

 photo DSCF1162_zps0178f1e1.jpg
   接著把右手(以右投為例)插入手腕處,讓右手在左手和內裡中間,這時你會發現手套和地面的角度是不是更趨近於垂直~這就是rawlings當初設計的原理

 photo DSCF1163_zps3cd4a712.jpg
   但這個設計我始終都認為它是一個輔助的工具,接滾地球接的很順手的人不太可能因為手套少了這一塊東西就接不好,就算手套幫助我們的接球角度最一些微調,但接滾地球的技巧並不僅如此,因此對於這個設計,與其去探討它的實用性,倒不如去讚嘆日本是一個多麼變態的民族,連在手套裝一塊泡棉都可以百般測試它的接球角度,甚至還得出31.1度和36.2度的差異,真不知該讚美日本人實事求是的精神,還是該把他們當作一群起肖的種族XDD

 photo DSCF1168_zpsc59b4181.jpg 
        同場加映一咖Rawlings dear hand的Inside convex system

IMG_6403 12'' 10500.JPG - 網誌用的圖片
IMG_6404.JPG - 網誌用的圖片
IMG_6405.JPG - 網誌用的圖片
IMG_6407.JPG - 網誌用的圖片
IMG_6411.JPG - 網誌用的圖片
IMG_6412.JPG - 網誌用的圖片

(文章中圖片皆為本人親自拍攝,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1. 嗨~我是周六晚上去看wilson手套的那位

    這篇文章又讓我對日本手套的”觸陶”大開眼界了

  2. 解析的真清楚 如果光看前五張圖我可能還不知它的原理XD
    不過這看起來這設計優點滿多的
    如果沒有廣範的受到喜愛 或被pro使用的話
    可能代表它實用性真的不高 甚至有它的缺點嘛?

  3. OK起肖一票XD 日本人真的是甚麼都可以實驗、甚麼都可以出書、甚麼都可以搞一間博物館出來XD

  4. 哈囉哈囉 初次造訪給你歡迎一下^^
    日規手套的小把戲實在有夠多,像你有在玩美規手套也有在玩日規手套就可以明顯感受出來美規手套的”平實”
    這時又不知道要說老美落落大方,還是要說他們少一根筋了XDD

  5. 感謝HAMMER大大寶貴的意見^^,A牌的部分我就比較不清楚了,畢竟對該牌比較沒有甚麼研究XD
    不過Rawlings flasher neo第一批手套大概是2005年生產,或許跟您所說的時期非常相近也說不定呢^^

  6. 哈囉,這咖手套已經賣給一位有緣的朋友囉
    如果您是喜歡Inside convex system的設計,小弟賣場還有一咖唷,差別在於這一咖是美式牛舌球擋,歡迎參考^^

  7. 其實放眼MLB或NPB,幾乎沒有選手在使用這種手套,而且Rawlings近幾年也沒有再研發類似的手套了
    所以似乎也意味著這個設計對選手的實質影響力沒有那麼大
    這個Inside convex system我覺得可以把它比喻成剛學腳踏車時的輔助輪,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矯正錯誤的姿勢或動作,但當過了學車階段,或者說球技已經純熟到一種地步,有沒有這塊東西影響可能就不是太大,職業球員他們都有自己習慣接滾地球的角度,萬一哪天你突然換上這個手套給他,說不定還矯枉過正,形成5度的偏差XD
    但Inside convex system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它是當時這款手套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強打的一個賣點,而這個手套在現今Rawlings手套已不復見,以收藏的角度而言也可算是一項絕版品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